

記者陳永報道11月20日,中國足協發布了2026競賽日歷,包含了中超、中甲和中乙三級職業聯賽,以及足協杯和超級杯兩大杯賽,此外,國際足聯比賽日即國足賽事、亞足聯國家隊賽事(U23亞洲杯和U17亞洲杯)、亞運會、亞冠精英聯賽和亞冠二級聯賽等賽事也在其中。
最大的變化在于全新的國家隊備戰體系,不再組織提前集訓,而是根據國際足聯窗口集訓和參賽,聯賽和國家隊的賽事間隔一般在5天左右,有利于國腳競技狀態的延續。


此前,國際足聯一年設置了5個比賽日,即3月、6月、9月、10月和11月,每個比賽日為期9天,一般在第4天和第9天會安排兩輪比賽。不過,如果在9月、10月和11月連續安排比賽日,聯賽賽程會變得“破碎”;同時,國腳需要頻繁跨洲旅行。基于這一原則,9月和10月的國際足聯比賽日合并,設置了一個16天的大比賽日,屆時允許的國家隊比賽最多為4場,但要滿額完成,比賽的間隔要從原來的4天縮短為3天。
過往,國足備戰往往采取提前集訓的模式,就是“聯賽為國足讓路”。但這一策略并未取得應有的效果,一方面,聯賽受到了影響;另一方面,國腳的比賽節奏被打斷,提前集訓后,國足表現都不能讓人滿意。為此,各方一致呼吁國足正常集訓備戰,聯賽和國足比賽間隔5到6天即可。
對此,中國足協在全新的競賽日歷中明確表示:“2026年聯賽期間,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依據國際足聯窗口期備戰參賽,不提前組織集訓。”
從競賽日歷中不難看出:3月的國際足聯比賽日(3月23日到31日)前,中超在20日和21日進行第3輪比賽,國足的比賽日期應該是26日和31日,這意味著國腳們會在聯賽結束后的四五天參加國足比賽,正常會間隔5天,即國腳較多的球隊會在20日比賽。

6月的國際足聯比賽日(6月1日到9日)亦是如此,甚至間隔時間更短,不過,中國足協應該會把國腳較多的隊伍的聯賽安排在5月29日或者30日進行,31日的比賽安排國腳較少的球隊比賽。
9到10月的國際足聯比賽日(9月21日到10月6日)前是15日到17日的亞冠精英聯賽和亞冠二級聯賽第一輪比賽,同時在19日和20日安排了中超的備用比賽日。
至于11月的國際足聯比賽日(11月9日到17日),11月8日是中超最后一輪。
2026年世界杯跨度極大,世界杯期間,三級聯賽正常進行;亞運會的比賽時間和9到10月國際足聯比賽日基本重合,中國足協也便沒有了困擾。當然,2026年度國足沒有正式比賽任務,外界希望未來不管有無正式比賽任務,都能延續這種模式。

2026賽季中超開賽日期是3月6日,30輪聯賽分為4個階段。
第一個階段是第1輪到第3輪,在3月國際足聯比賽日前進行,考慮到今年聯賽賽程制定相對寬松,所以開賽日期延后到了3月6日,而不是此前的2月下旬。
第二個階段是第4輪到第15輪,在6月國際足聯比賽日前進行,即4月和5月要進行12輪聯賽,其間因為天氣較好,會安排三次雙賽。

第三個階段是第16輪到第26輪,在9到10月國際足聯比賽日前進行,即6月底到9月初進行,因為夏天酷熱的緣故,這11輪比賽全部是一周一賽,以保證各球隊的恢復,但其間會有足協、亞冠精英聯賽資格賽等賽事。
第四個階段則是第27輪到第30輪,在11月國際足聯比賽日前進行,即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進行,總計4輪比賽,其間穿插亞冠精英聯賽和亞冠二級聯賽比賽。此外,中超設置了4個備用比賽日。
盡管跨年賽制不斷被提及,但中國足協和中足聯目前尚未有相關計劃,目前僅僅處于初步探討階段。此外,暫未設置夏季間歇期,但如果設置,可以兼顧國家隊的備戰,以及讓俱樂部球隊恢復元氣,以準備下半年更加殘酷的四線作戰(國家隊賽事、亞冠賽事、聯賽和杯賽),同時還可以作為跨年賽制的基礎。


編輯 | 搞快點 圖片 | IC photo&視覺中國